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天津-張學良 九一八事變

中原大戰中東北軍出兵關內的潰敗,客觀上助長了日本覬覦中國東北的野心。萬寶山事件發生後,蔣介石曾一度希望調整對日外交,使東亞大局穩定,以便於恢復發展和繼續他的剿匪大業。他和張學良也交換過應極力避免與日本衝突的意見。1931年7月6日,張學良電告東北政務委員會說:「此時如與日本開戰,我方必敗。敗則日方將對我要求割地償款,東北將萬劫不復,亟宜力避衝突,以公理為周旋」。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駐守北大營的一萬多名東北軍將士因遵循張的嚴令,「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消極抗戰,積極逃戰,致使三百日軍取得了奇跡的超完勝。事變發生後,張要求其率領的東北軍力避衝突、退守錦州,令日軍很快侵佔了東三省全境。中國軍因而被日本軍譏笑為「太監兵」,張學良也落下了「不抵抗將軍」的罵名。


摘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C%A0%E5%AD%A6%E8%89%AF&variant=zh-tw)

東京臨海新交通臨海線

百合鷗號(ゆりかもめ),正式全名東京臨海新交通臨海線「百合鷗號」(東京臨海新交通臨海線「ゆりかもめ」,Tokyo Waterfront New Transit "Yurikamome"),是日本東京的一條輕軌運輸系統。連接東京市區內的新橋地區至台場及豐洲一帶,採用電腦控制的無人駕駛方式行走,全線高架化,搭配膠輪路軌系統,是由百合鷗股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ゆりかもめ)經營擁有。

簡介
此路線由新橋到豐洲,全長14.7公里。1995年11月1日開始行駛,但開通當時只由新橋至有明,到2006年3月27日才開通全線。東京臨海新交通只使用百合鷗7000系電聯車(日:ゆりかもめ7000系電車)但根據製造批次的不同,實際上有六種硬體細節與外觀造型稍有不同的亞型存在。


摘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6%B0%E4%BA%A4%E9%80%9A%E7%99%BE%E5%90%88%E9%B7%97%E8%99%9F&variant=zh-tw)

根本哈根-羅斯基勒大教堂

羅斯基大教堂
(英語:Roskilde Cathedral 丹麥語: Roskilde Domkirke),位於丹麥東部西蘭島的羅斯基勒市,是第一座用磚建造的哥德式教堂。教堂建於12世紀到13世紀,融合了哥德式和羅馬式的建築風格。大教堂的兩座尖塔在城市的天際中十分顯眼。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

歷史
傳說最早的教堂是木質的。根據歷史學家不萊梅的亞當(Adam of Bremen)記載,在這裡的第一座教堂由國王藍芽哈羅德(Harold Bluetooth)所建,他死於985年左右,「被葬在羅斯基勒城,他自己為紀念聖三一所建的教堂內。」但哈羅德所建的教堂的遺跡從來就沒有找到過。

在11世紀,國王卡努特(King Kanute)的姐妹厄斯特裡德(Estrid)用石造的教堂代替了木造的。1080年左右,斯文德·諾德曼德(Svend Nordmand)建造了一座新教堂。這座教堂有三個中殿,在西面有一座高塔。在北面有一個有三個側廳的建築,是一個石造的修道院,牧師住在其中。就像在這個城市裡的早期的教堂一樣,教堂和修道院都是用石灰華造的,在羅斯基勒地區有很多石灰華供開採。

燒磚的技術在12世紀中葉被傳入丹麥。最早的磚造大型教堂是索勒大教堂(Sorø Abbey Church)和位於靈斯泰茲(Ringsted)的聖本特教堂(Saint Bendt's Church)。後來羅斯基勒大教堂也被重建,主要建築計劃是這樣的:兩層高,在高壇後有走廊,在高壇的兩側有尖塔,和寬大有三個中殿的十字形翼部。大教堂在13世紀完工,主體建築大約在1280年完工。大約用去了3萬塊磚。

祭壇
現在的有三個側室的祭壇是1560年左右造於安特衛普。以前測室沒有開放時,公眾只能看到正面關於耶穌成年故事的浮雕。現在只有在重大節日慶典可以繞到後面去看關於復活節、耶穌受難和耶穌童年的浮雕。

皇家墳墓
羅斯基勒大教堂是丹麥皇室死後埋葬的地方。在1536年宗教改革以後,所有死去的丹麥國王的墳墓都可以被找到。大教堂中有一些重要的中世紀皇家墳墓。
葬在羅斯基勒大教堂中的丹麥國王:
藍芽哈羅德 (可能的) (986年左右)
斯萬一世 Sweyn I Forkbeard (1014年)
斯萬二世 Sweyn II Estridsen (1074年)
瑪格麗特一世 Margaret I (1412年)
瑪格麗特最初是葬在索勒大教堂,後來在1413年被改葬到羅斯基勒大教堂。在某個時期,可能在1650年代的丹瑞戰爭(Dano-Swedish Wars)中,她的石棺被損壞了。所有小的石像和建築裝飾都在18世紀晚期被移走了,女王的石像甚至被留在了漆黑的墳墓里。所有的裝飾在1862年和1912年被覆原。一些石像在大教堂的博物館展出。
克里斯多弗三世 Christopher III of Bavaria (1448年)
基士揚一世 Christian I (1481年)
基士揚三世 Christian III (1559年)
弗雷德里克二世 Frederick II (1588年)
基士揚四世 Christian IV (1648年)
弗雷德里克三世 Frederick III (1670年)
基士揚五世 Christian V (1699年)
弗雷德里克四世 Frederick IV (1730年)
基士揚六世 Christian VI (1746年)
弗雷德里克五世 Frederick V (1766年)
基士揚七世 Christian VII (1808年)
弗雷德里克六世 Frederick VI (1839年)
基士揚八世 Christian VIII (1848年)
弗雷德里克七世 Frederick VII (1863年)
基士揚九世 Christian IX (1906年)
弗雷德里克八世 Frederick VIII (1912年)
基士揚十世 Christian X (1947年)
弗雷德里克九世 Frederick IX (1972年)


摘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D%97%E6%96%AF%E5%9F%BA%E5%8B%92%E5%A4%A7%E6%95%99%E5%A0%82&variant=zh-tw)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東京歷史

歷史

15世紀後半期:江戶城的建成
江戶城的建造,據說是由武藏國川越(現在的埼玉縣)的城主上杉定正奉京都足利幕府的命令,下令家臣太田道灌督辦完成的。在選擇地點的時候,太田一眼就看中了這一片雖是潮濕地帶,但四周被山和海所環繞的關東平原,於是就在在今天的皇居一帶建造了江戶城(「江戶」即「河口」之意,起源於隅田川流入當時稱為「江戶灣」的東京灣)。之後歷史進入各地武將間連年征戰的戰國時期。

17世紀初:江戶幕府統治日本的開始
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取得關鍵性的勝利,自此開始了以江戶城為據點的江戶幕府統治時期,江戶也因此成為一座政治城市。之後江戶城的人口越來越多,逐漸發展成為當時的中心城市。江戶城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兩種不同的區域類型:一個是平民活動區域—「下町」,這裡聚集了許多商人、小販與手工藝師匠,他們主要從事隅田川的水上運輸、江戶港的物資集散以及各種商業活動;另一個則是上流社會活動區域—「山之手」,包括大名的住宅區和旗本的住宅區在內,是江戶城內的政治中心。江戶城政治、經濟的發展也造就了文化的興盛。平民文化的形成也象徵江戶城的文化發展進入全盛時期。直到今天,仍然能在東京的小巷以及一些傳統儀式中,感受到平民文化的存在。

19世紀後半期:明治維新
隨著「大政奉還」以及戊辰戰爭末期,江戶不流血開城後幕府體制的瓦解,日本社會進入了明治維新時期,開始積極吸收並引進西方的科技與文化,建設自己的現代化民族國家。在這段期間,皇室從京都遷至江戶,並改稱江戶為東京,自此東京成為新的日本首都;江戶城則相繼改名為東京城、宮城與皇居,最終成為國家象徵—天皇的居住地;後來新創建的國會亦於東京開始運作。在明治政府實行現代化政策下,城市也開始出現西化後的面貌(特別是建築);1872年,日本首條鐵路落成於東京與橫濱之間,成為交通上的新創舉。從此,東京逐漸朝向現代化以與國際都市化發展的方向前進。

20世紀以後
1923年發生的關東大地震,與二戰末期美軍戰機群的密集轟炸,雖然使得東京都心部兩度受到毀滅性的破壞,但隨後卻也都迅速進行重建工作,到了1960年代更進入城市的高速發展期。1964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東京舉辦,也是亞洲城市首次舉辦。為了迎接奧運的到來,除了體育場館等奧運所需設施外,其他多項重大公共建設(像是首都圈高速道路)也同時展開興建,整個城市進入大興土木的階段。自此以後,東京正式躋身國際代表性都市的行列。進入1990年代之後,隨著泡沫經濟崩潰,日本經濟陷入長期不景氣,但臨海副都心的大規模開發,新宿副都心隨著都廳移轉而進一步發展,交通系統的持續整備,以及多項都市更新與大型複合地帶改造計畫的執行,使得東京的發展腳步依舊不斷前進。

摘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C%E4%BA%AC)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孟買的地理


孟買的面積為437.77平方千米,位於印度西海岸外的撒爾塞特島,瀕臨阿拉伯海。孟買大部分地方的平均海拔為10到15米,其中以孟買的北部地形起伏較大,該市的最高點高450米。
孟買的飲用水源由5個湖泊供應,其中有3個湖泊位於都會區界限以內,這3個湖泊中又有2個位於桑賈伊·甘地國家公園內。孟買市內還有3條小型河流,都發源於國家公園。該市的海岸線非常曲折,呈鋸齒狀,因此擁有眾多的港灣。在撒爾塞特島的東海岸,被大片的紅樹林沼澤所覆蓋,擁有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在西海岸有2個海灘,稱為珠湖海灘和焦伯蒂海灘。
由於靠近海洋,覆蓋市區的土壤以沙土為主。在郊區,覆蓋的土壤則主要是衝擊土,相當肥沃。該地區的地下岩石由黑色德干玄武岩組成,其酸鹼度可以追溯到白堊紀晚期和第三紀早期的地質時代。孟買位於地震活躍帶 。該地區被歸類為三類地區,意味著未來也許會爆發一場震級為芮氏6.5級的地震。
孟買在印度被歸類為大都會,在大孟買自治市的管理之下,下設兩個獨立的區——市區和郊區,分別作為馬哈拉施特拉邦2個單獨的區。通常,孟買的市區又稱為島城。

摘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D%9F%E8%B2%B7&variant=zh-tw)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波蘭

波蘭共和國(簡稱波蘭;波蘭語:Rzeczpospolita Polska)是一個中歐國家,西面與德國接壤,南部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在東,東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羅斯接壤,北面瀕臨波羅的海。該國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導致了連年的戰火紛爭,幾個世紀以來波蘭的版圖也一再更改。

歷史
早期的政權
波蘭屬於斯拉夫人的一支。966年,波蘭大公梅什科一世(Mieszko)接受天主教為國教,建立皮亞斯特王朝。1025年,(勇敢者)博萊斯瓦夫一世(Bolesław I Chrobry,992年~1025年在位)加冕為波蘭國王。 1138年王朝分裂。這期間邀請一些條頓騎士保衛北方。14世紀卡西米爾三世重新統一波蘭,進行改革,在首都克拉科夫創辦雅蓋隆大學(Jagiellonian),歡迎德意志、猶太人移民到波蘭。

波蘭立陶宛聯邦(第一共和)
波蘭的黃金歲月是在16世紀時,當時波蘭與立陶宛合併組成聯邦,成為歐洲的一個大國。政權是半聯邦半貴族式共和,史稱第一共和,首都也遷往華沙。在之後的一個世紀中,貴族勢力的增強與內部動亂削弱了國家的總體實力,導致了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俄羅斯、普魯士以及奧地利對波蘭的三次瓜分。

第二共和
19世紀,拿破崙戰敗後,波蘭的大部分領土屬於俄國沙皇的疆土,但在俄國發生十月革命後,波蘭於1918年11月取得獨立,成立了共和國,史稱波蘭第二共和。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共和國一直持續到1939年。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波蘭的領土被納粹德國和蘇聯兩國同時侵入,9月17日蘇聯紅軍和德國國防軍在布列斯特會師,9月25日蘇德兩軍舉行聯合閱兵式,標誌兩國對波蘭的瓜分佔領。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納粹德國佔領了波蘭全境。1944年,蘇聯支持的工人黨在海烏姆組成了全國人民代表會議,同年8月,爆發了華沙起義,1945年,蘇波軍隊佔領了波蘭全境,並重新劃定了波蘭的東西部邊界。在二戰中,波蘭人民為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大約有600萬波蘭軍人和平民在這場戰爭中喪生,在所有參戰國中若按人口比例來計算的話,波蘭是死傷最慘重的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
1948年,波蘭統一工人黨成立,1952年,改國名為波蘭人民共和國,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波蘭在冷戰期間,波蘭一直在內外政策上追隨蘇聯。可是經濟發展滯後、社會缺乏民主、國民強烈的反俄心理和西方國家的滲透導致波蘭成為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中最動蕩的國家。1956年,發生波茲南事件,1970年和1980年也發生了兩次大規模的罷工事件。

第三共和
1980年代波蘭的工人在動亂中形成了東歐第一個獨立的工會——團結工會(Solidarność)。工會逐漸取代波蘭統一工人黨,成為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1989年8月24日,團結工會顧問馬佐維耶茨基出任總理。至此,執政45年的統一工人黨失去了議會的控制權和政府的領導權,史稱第三共和。1999年波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003年6月波蘭舉行全民公決,決定加入歐洲聯盟。波蘭在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

摘自維基白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3%A2%E8%98%AD&variant=zh-tw#.E5.8E.86.E5.8F.B2)